自1969年Rygaard和Povlsen首次将人的癌组织切除标本移植于裸鼠获得成功后,移植瘤模型便更多地应用到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的研究中。常用于建立CRC移植瘤动物模型的方法包括细胞移植和组织移植,根据其接种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异位皮下移植和原位移植。建立移植瘤模型时为了减少排斥反应,一般选用无胸腺裸小鼠或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。
将来源于动物或人的肝癌组织、细胞株或其他恶性肿瘤移植于动物体内而形成的肝癌模型。
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是较为理想的卵巢癌研究载体,在人卵巢癌的病因、发病机制、生物学性状、放射免疫显像诊断、化疗药物的筛选、基因治疗、免疫治疗、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。
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、预后极差的肿瘤。胰腺癌发病隐匿,很难早期诊断,并且易发生肝脏转移、腹膜播散或者局部复发以及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等特性。以前的胰腺癌模型多是采用裸鼠建模,但在肿瘤研究方面,由于裸鼠没有正常的免疫系统,缺乏胸腺,不具备T细胞免疫,故对异种移植不产生排斥反应,由于缺乏免疫功能,使得裸鼠胰腺癌发病机制与人不同,而地鼠在形态学及免疫学等方面与人较为相似。其主要表现的特点是潜伏期短、生长迅速、转移早且转移率高,同时还保持了胰腺癌的生理和解剖特性。因此,地鼠胰腺癌原位移植模型是体内研究人胰腺癌的理想模型。
常用甲基-硝基-亚硝.基.胍(N-methyl-N'-nitro-nitrosoguanidine,MNNG)和甲基胆蒽(methylcholanthrene,MC)。MNNG为多环碳氢化合物,有强烈的致癌作用,还能使组织产生氧化氮而加重细胞恶性转化。MC是强烈的直接致癌剂,不依赖于酶的代谢作用,直接作用于胃肠道黏膜,尤其口服对胃有较高的致癌特性。
实验目的胶质瘤是脑内最常见、浸润性最强的一种原发性脑肿瘤,因其恶性程度较高,患者存活期很短,临床治疗效果差,病死率很高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。而且,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。提高其早期诊断准确率及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。
先用组织学完整的新鲜人肝癌组织接种于裸鼠皮下,形成皮下移植瘤,然后用此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裸鼠肝内,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(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),并将其与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、皮下移植瘤模型和腹腔内移植瘤模型作比较。
原位乳腺癌是指乳腺导管内癌或小叶癌的早期组织学概念,分别称为原位导管内癌和原位小叶癌。原位乳腺癌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